產后風跟風濕的區(qū)別
產后風跟風濕的區(qū)別
很多媽媽以為產后風與產后風濕是同種病,但其實不然,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臨床上的癥狀吧。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產后風。
產后風和風濕病區(qū)別
產后風濕不等于風濕病
產后風,又叫“月子病”。造成產后風濕病的病因,有內外兩種因素。從內因看,婦女在生產孩子時期,因筋骨腠理大開,身體虛弱,內外空疏不慎風寒侵入。在“月子里”的恢復期,筋骨腠理合閉,使風寒包入體內,為之月子產后風難治的原因。外因則系風、寒、濕、熱等外邪侵入筋骨而引發(fā)病癥,如產婦保暖不夠,大汗淋漓后突受風寒,居室潮濕陰冷,過分勞累或使用冷水洗漱,過早與丈夫同房等。
此外,產后忽視休息,過早活動,導致肌肉、關節(jié)勞累也難辭其咎。產后關節(jié)內滑液囊的滑液大多分泌不良,稍微勞累就可出現手腕發(fā)麻一類不適感。這與分娩期間丟失過多血液,或者營養(yǎng)供給不足,導致血液循環(huán)不暢密切相關。此外,高齡分娩、難產、剖腹產、多次流產等,也對“產后風”的發(fā)生有某種影響。
產后風濕病化驗多正常
這病主要以全身肌肉關節(jié)的疼痛、怕風、怕冷為主要表現,但受累關節(jié)和肌肉無紅腫。部分病人多伴有頭痛、頭暈、怕風、眼眶疼痛、眼睛干澀多淚,也有的病人關節(jié)和肌肉處有鉆風感。實驗室檢查血沉、抗鏈“O”、類風濕因子多正常。此類病人用抗風濕藥物治療無效,說明該病既屬于風濕類疾病,但又與產后血虛、風寒濕邪入血脈有關,故而將其稱為 “產后風濕病”。
產后風濕病最易誤診為類風濕、強直性脊柱炎、神經官能癥、更年期綜合癥等。若產后風濕病表現為手足小關節(jié)疼痛、活動受限,無經驗醫(yī)生易按類風濕病治療,其實類風濕有關節(jié)晨僵、有關節(jié)腫脹,而產后風濕病無此癥狀。類風濕化驗不正常,而產后風濕病化驗多正常。但產后風若治療不當,晚期大部分會轉為嚴重的風濕病、類風濕病癥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婦女在坐月子一百天內,沒有注意保暖而造成身體的某個部位疼痛或發(fā)涼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產后風,這種情況可以在氣血和身體完全恢復后進行物理和藥物治療,但在百天之內切忌使用任何物理治療,尤其是針灸或拔罐,會使身體營衛(wèi)失調并大耗氣血。而導致真正意義上的產后風,開始全身怕冷怕風,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該及時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就診,以便避免誤診。
注意不受“產后風”之害
“產后風”病程較長,患者要樹立信心,堅持合理用藥,不可半途而廢。中醫(yī)對于此病的治療不能一概而論,應因人而異,如若是產婦本人身體欠佳,可能在沒有受涼的情況下就有身體冒風的感覺,或感到頭經不起風吹,或有腳跟痛等癥。
這樣的情況應以補虛為主,中醫(yī)講血虛生風,腎虛則腰腳痛,此為虛癥;如果是不慎受涼,這時虛中有實,應該在驅寒的同時注意產婦的身體情況適當補充氣血,切不可發(fā)汗,而應該注意固表,這樣才能標本兼治。同時,配合食療效果更好,如豬腎湯、苡米粥、生地粥、食粟補腎方、歸芪蒸雞、附片羊肉湯等。
要想不受“產后風”之害,預防是關鍵。所以媽媽們要在產前預防,不做高齡產婦,注意生活習慣和講究健康的飲食習慣。
病理不同
產后風和風濕病的不同不僅僅表現在病理不同,通過醫(yī)學檢驗的方法來檢驗產后風濕發(fā)現,產后風濕的各項指標均正常,沒有表現出風濕病所表現出的病征。因此,臨床上把產后風濕當成是風濕病來治療的做法是錯誤的。但是,患有產后風濕的患者也應該引起注意,產后風濕如果得不到合理的理療,同樣有可能發(fā)展為嚴重的風濕病、類風濕病。產后風濕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患者要堅持治療。但是最好的辦法是預防為主,杜絕月子病纏身。
所以,孕婦生產后,要求產婦及家屬要共同努力。產婦自身保持良好精神狀態(tài)和心情愉悅,注意勞逸結合,不吃過于辛辣的食物,同時在月子期間不行房事。家屬要為產婦創(chuàng)造良好的居室環(huán)境,并且注意讓產婦避免吹風,遠離冷水,不要過于勞累。相信通過家屬和產婦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使產婦安全的度過月子期,免受月子病的困擾。
怎樣預防產后風
一、預防
目前民間有偏方《撐筋散》可以治療產后風及其治療不當導致的類風濕。適當參加有益運動。
疾病預防
( 1 )出汗后注意著涼;
( 2 )運動后注意著涼;
( 3 )不能過度疲勞;
( 4 )不能用涼水洗澡;
( 5 )多休息,自然運動為好;
( 6 )不能食辛辣生冷食物;
( 7 )保持心平氣和,情緒穩(wěn)定,不易生氣,不易著急;
( 8 )心情開朗,少思少想。
猜你喜歡
1.風濕的早期癥狀
3.產后風濕病怎么辦
5.藥物減肥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