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化學的預習方法有哪些
大學化學是一門比較難學的科目,想要學好大學化學還得做好課前預習,課前預習是一個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。在預習的過程中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學習的難點和重點,這樣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就能有所側重的把握。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大學化學預習方法的資料,希望大家喜歡!
大學化學預習方法
一、創(chuàng)設問題情境,及時檢查完成情況
新課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,強調(diào)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(yǎng)。預習本身就是一種學習,預習過程能培養(yǎng)學生自學能力,在進行預習時學生對知識已經(jīng)做了一個獨立的思考,聽課時就能進一步加強理解,這樣就比單純依靠聽課獲得知識的記憶效果好。教師在布置學生進行預習時,可以根據(jù)所教班級的學生具體情況,確定預習目的。設計一個難易適度、可操作性強的課前預習問題,讓學生預習時目標明確,有的放矢,并及時檢查完成情況和查缺補漏。如《氧化還原反應》,由于我課前已經(jīng)安排學生預習,并復習了初中化學化合價、氧化反應、還原反應等相關知識,所以學生都能解決許多問題。
二、標注問題,帶著問題聽課
通過預習,促使學生自己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帶著問題走進課堂。這樣,學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聽講,提高聽課效率。在整個學習過程中,學生還學會了自己怎樣主動發(fā)現(xiàn)問題、怎樣提出問題、怎樣解決問題。督促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有利于有效促進學生的發(fā)展,變學生被動學習為學生主動學習,提高學生認識能力和自學能力。從對知識的認知規(guī)律來說,預習是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(huán)節(jié),學生是否預習或預習的程度如何,影響著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。課前預習若發(fā)現(xiàn)與新課相關的舊知識掌握不牢時,一定要回過頭去把有關的舊知識弄懂。例如《原子的構成》的教學,由于公事請假沒有安排對本節(jié)知識進行預習,導致上課時學生有些吃不消,我不得不在課外輔導時再給他們強化,如又加強初中化學所介紹燃燒條件的知識等。
三、做課后習題,自我考察預習效果
學生一般會認為,教材讀得滾瓜爛熟,預習就應該結束了,其實不是這樣。預習的效果如何?這就要將預習活動延伸到做“課后習題”和聽課環(huán)節(jié),以檢驗你的預習效果,并強化和深化你的預習效果。做教材課后習題,是檢驗你預習效果的最好辦法,通過做題你可以知道,哪些知識點你掌握了,哪些知識點你漏掉了,哪些知識點你記錯了,應對這些,你必然要重新翻閱、查找、思考、糾正等,這樣就對你的預習效果進行了第一次的修正和深化,而當你帶著預習的收獲和問題聽下一節(jié)課時,又通過課內(nèi)的引導、思考、回答、討論、講解等環(huán)節(jié)的學習,無疑又會再次修正、深化你的預習效果。最后達到正確地理解和掌握本課的知識,完成新課的學習目標,達到新課學習目的。
大學課前預習的步驟
第一步,明確學習目標時,不可簡單地將導學稿學習目標復述給學生。一要有目標意識,即我們學習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。二要引導學生明確達到目標需要的條件。三要有激勵措施,實行小組間競爭完成。
第二步,交代學習任務是一個技術活。對于基礎好、自學能力強的同學,預習自學輕松。但基礎差、自學能力弱的同學幾乎是一個很難翻越的障礙。教師在交代學習任務時,不必追求整齊劃一的完美效果,因為這不現(xiàn)實。把導學案中最基礎、最簡單的問題交給學困生去完成。并積極鼓勵他們朝導學案更高的領域探索。向他們明確幾個課堂中必然要展示的問題,迫使他們主動去探究解決問題,實現(xiàn)自學過程,獲得過程的體驗,思維訓練。讓學困生展示不重效果,重在參與和過程。
第三步,明確組織秩序,方可保證效率。合作探究是建立在相互依賴、相互需求的基礎之上。沒有獨立深入的自學就沒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合作探討。因此,要絕對保證學生按照導學案的提示和問題設置認真深入的自學,標注學習中的疑難困惑,然后,有針對性的進行交流探討。討論需要秩序,更需要組織,沒有秩序和組織的討論只能是人聲鼎沸而效果底下。秩序為:組長組織,對子學習,輪流發(fā)言,做好記錄,組長小結。這一過程中,教師關注的是各小組的狀態(tài)、興奮度、參與度和學困生。積極給予學困生點撥和引導,幫助學困生學會學習,樹立自信。保證每個學困生每天都能解決一定的問題,讓他們逐步找回自信,勻加速前進。
第四步,限定任務時間,提高自學效率。任何一項任務的完成第一要素都是時間。沒有時間的保證就沒有效率的保證。在有限的時間內(nèi)高質(zhì)量完成任務就是追求高效的理念。有效利用時間是效率,盲目消耗時間是浪費。教師要合理分配時間,保證每一分鐘都是有效的。一是要保證學生獨立自學的時間。二要限制小組合作討論的時間。三要給予各組整理小結的時間。這是個時間段的劃分大約為:15:10:10。
第五步,檢查預習效果,目的有二:一是為了督促學生預習自學,二是為了掌握學情。教師根據(jù)學生預習、自學情況,及時調(diào)整教學策略,確定重點展示內(nèi)容、方式和展示小組,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學生的疑難困惑上。檢查預習效果工作量較大。我們提倡教師選定幾個小助手,指導他們來協(xié)助自己完成此項工作,一則鍛煉了學生,二則給自身減負。
大學課前預習的好處
1、提高聽課效率。通過預習,對即將要學習的新課能夠做到心中有數(shù),知道哪些內(nèi)容自己能夠弄懂,哪些內(nèi)容自己還沒弄懂,這樣,聽課時,便可集中精力去聽那些自己沒弄懂的部分。聽課變得更有針對性了,能夠抓住課堂學習的重點和難點。
2、更好地做課堂筆記。如果課前不預習,上課,老師講什么就記什么,盲目地記筆記而顧不上聽課。經(jīng)過預習,記筆記時就有了針對性,選擇那些書本上沒有的,老師另外補充的內(nèi)容以及自己預習時沒能理解的部分去記。這樣可以節(jié)省大量時間用于聽課時思考問題。
3、預習可以培養(yǎng)學生的自學能力。預習本身相當于一種學習。預習時,要獨立地閱讀、獨立地思考,用自己的方式去發(fā)現(xiàn)問題、解決問題,獨立地接受新知識。在這個過程中,學生的自學能力會逐步提高。
4、預習可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。學生在預習時,對知識已經(jīng)做了獨立思考,聽課時就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,這樣就比單純依靠聽課獲得知識的記憶效果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