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像攝影構圖的應如何用光和布光
人像攝影并非想象中那么難,入門前掌握基本的用光常識是很有必要的。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人像攝影構圖的應如何用光和布光,希望能幫到你。
人像攝影如何用光
1.選光,不同地域、不同時間段,光的質感及色溫都是不一樣的。那么室內的傳統(tǒng)影室燈應選擇一些輸出穩(wěn)定,光質好,色彩還原準確的品牌。他對現在所使用的國產燈具感覺很不錯,特別是光質很好,對人物皮膚質感的反映尤其棒。
2.用光,也就是布光的角度、打光的水平,直接決定影像的質量和效果。不管是單臺還是多臺,布光應從同一角度進行,否則光線會顯得非常零亂,有時甚至會產生矛盾光,這樣一來會破壞整體畫面及構圖??偠灾?,布光是對攝影師要求相對比較高的技術層面。
一般有以下幾種常用的布光方式:
大平光,是傳統(tǒng)影像最常用的布光方式,一般需要5-6臺燈,主燈.、輔燈、地燈、頂燈各一臺,背景燈一到兩臺。然后以被拍攝人物的眼神為測試標準,使所有測試的燈具達到同一數值,這種布光方式使影像光線比較柔和,各處的曝光比較均勻,影像唯美。
作用:去掉眼袋、消除鼻溝陰影,影像唯美。
三角光,主燈位于被拍攝人物正上方45度向下打,用相機對著眼睛,其余輔助光源、光比控制要比主燈稍弱。這樣在鼻臺兩邊面頰部位會出現一個三角形狀,能使鼻梁挺拔。
作用:使鼻梁挺拔。
陰陽光,主燈位于被拍攝人物側面斜上方45度,以鼻粱為界,一面亮,一面暗,此種布光方式更利于刻畫人物心情,若主燈位于正上方再調正一點,會在面頰的另一邊出現鼻梁的投影,使鼻梁看上去很堅挺,眼神也有力度。
作用:使鼻梁挺拔,眼神出采。
修飾光,光位一般在主燈的對角線位置,主要是對整體影像進行一些光比控制、色彩的變化。燈光要硬一點,使人物與背景脫離,突顯出輪廓光。這樣既可以豐富畫面,也可以突出層次感。而如果沒有這個光的話,片子就有點死,人物了無生氣。
作用:打亮頭發(fā),皮膚線條產生陰影,質感強,人物有立體感
人像攝影的布光
1、平面布光法
第一步,在被拍攝者前面布置三個燈,并使三個燈的曝光量一致,且三個燈都要加柔光箱使光質柔化。三個燈分別置于左45°、右45°、下15°角處構成等距離的V字形。V字形布光適合表現臉型較瘦、面部立體感較強的模特。運用底燈有利于消除模特的眼袋和笑溝。
第二步,在模特后面布置兩燈,并使兩燈曝光值一致。注意:測后面兩燈時開著前面三燈;后兩燈交叉布光;后兩燈都加上蜂巢和磨砂片、四葉片;燈的色片于背景同色。也有的攝影師只用前面三燈,不用背景燈,如果要使背景的色彩如實表現,可以讓模特盡量靠近背景,在曝光時適當考慮讓面部過曝一點,定光點靠近背景的準確曝光量。
第三步,分別測前面三燈和后面兩燈的總曝光量,并使之相等。按總曝光量過曝半級或一級進行曝光。
2、傳統(tǒng)布光法
這是以經典的三點布光法發(fā)展細化出來的。
第一步,布主光,根據模特情況控制主光的光質、強度、色溫以及光位,測主光時要開著輔光。
第二步,布輔光,輔光是為了表現暗部層次,控制反差,輔光不要超過主光的亮度,光質要柔。
第三步,布輪廓光,主要用于表現模特的輪廓線條,一般是起分離主體和背景的作用,并不是每一幅照片都需要。
第四步,設置背景光,背景是在必要才用,背景光的作用是控制畫面影調,表現背景色彩,塑造背景空間。
第五步,設置修飾光,修飾光多是用小功率聚光燈修飾或突出某一需要特別表現的局部。
3、綜合布光法
此種布光法可以說是傳統(tǒng)布光和平面布光的綜合應用,人物面部以平柔的光線加以美化,表現輪廓邊沿,頭發(fā)用較硬的立體光表現出立體感、質感。
第一步,前面三燈,先分別測出三燈的曝光指數,再測出三燈的總曝光量。前面三燈光質要柔,離模特的距離以拍攝時不露出為原則。
第二步,設置輪廓光,輪廓光光位在側逆方向,光質較硬,燈光強度以比前面三燈的總曝光量過一級光圈為宜,布光時應注意不要使輪廓光直接攝入鏡頭。
第三步,設置背景光,背景光一般是一只燈,從模特的背后另外一側照射背景,光質可以硬一點。背景光不要太亮,應與準確曝光量一致。
第四步,確定準確曝光量,一般以前面三燈的總曝光量過曝一級為宜,比如前面總曝光量是f/11,那么準確曝光量是f/8。
4、上下夾光法
這是種較為時尚的布光法,其燈光光位組成是由兩盞燈從相機的上下方各一盞投向模特,第三盞燈作為背景光或發(fā)光。這樣的造型特點是相對于其他布光法,模特會顯得瘦一些。
一般前面的上下兩燈是加柔光箱的,而背景光或輪廓光一般是偏硬性的光。上下兩燈要對著模特面部,燈光強度一般是根據未來畫面景深和虛實的需要來確定,背景光的強度要于前面兩燈的強度成一定的比例關系。比如,前兩燈實測總曝光量是f/11時,實用曝光量是f/8,背景要如實還原色彩,背景光強度也應是f/8,要使背景變淺就高于f/8,反之要弱于f/8。
5、倫勃朗式用光
這是模仿倫勃朗繪畫風格的用光法,即在拍攝時,模特臉部陰影一側對著相機,燈光照亮臉部3/4,依靠強烈的側光照明使模特臉部一側呈現出三角形的陰影。在這種高反差的用光方式中,也可以適當運用反光板和輔光來減小反差,也能達到不同效果。
一般倫勃朗式用光法需要兩盞燈照明,經過改進第三盞燈用以調節(jié)反差。比如,一盞650W的石英燈置于攝影師左上方,直接照在模特右邊臉;就象他正面的一盞柔光輔燈一樣,另一盞置于攝影師的右側;白色的長條形反光板置于模特左側,能把一些光線反射到臉部暗區(qū);而頭發(fā)等能通過反光板把光射到模特臉上,削弱了明顯的倫勃朗三角,并加亮了肖像整體色調。
6、伊斯特伍德式用光
這也是一種效果強烈的用光方式,也是突出男士特征的一種選擇。由于初見于美國西部影星伊斯特伍德的照片而得名。伊斯特伍德式用光并不復雜,只用兩盞基本燈和一個簡單的背景:主燈A置于略高于模特頭部的位置,以使在額頭下顎一側邊緣造成強烈的亮光。這盞燈還會以強烈的照明將模特身軀的這一側同背景區(qū)分開來。正面放一盞加柔聚光燈B放置在相機左側,基本上對著臉部強光照明的一側,其大部分光線通過帶支架的反光板變成反射光。
其他布光法
軟調人像布光:這是一種總色調為中間色調的均勻布光方法,類似于陰天室外開闊地帶散射光拍攝的效果。基本采用多盞柔光燈和好幾塊反光板,使光線盡量均勻地漫射和反射到模特身上。
高反差人像用光:以反差分明的硬光來塑造人物形象。其中一種簡單的方法是只使用一兩個燈直接照射,最好使用聚光燈,可直接觀察燈效,閃光燈也可。逆光剪影人像實際上也是一種高反差攝影。
巧用窗戶光:從朝北的窗口照射進來的光線是一種有方向性但仍柔和的光線,在窗戶光對面放置一反光板來減弱光源產生的陰影,得到柔和而優(yōu)雅的效果。模特離正對窗戶的墻壁越近,照明越充分;淺色或彩色的窗簾可以起到柔光和加色的作用;也可以用柔光或反光的燈光做輔助光,暖色鎢絲燈使窗戶光形成冷色光束。
眼神光的運用:不論什么光源,只要模特前面就能形成眼神光。窗戶光在眼睛里有窗影,閃光燈會形成細小白點,反光罩或反光傘會形成反射區(qū)。比如,利用高過肩膀的窗戶形成眼神光,即使不是主光源;也可以在攝影師身后架燈,使攝影師的身影在眼睛里形成大陰影,再在正側面加眼神燈,使眼神光更加清晰明顯。
人像攝影構圖的應如何用光和布光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