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作文哲理故事素材大全
小學作文哲理故事素材大全
小學,老師比較注重的是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學習,對于寫作素材的積累,不甚重視,這對于小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極為不利的。寫作文可用的素瓷有很多,哲理故事是起重機是其中一個。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小學作文的“哲理故事素材”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!
小學作文哲理故事素材一
有位行腳僧來參拜桂琛禪師,走進法堂,空蕩蕩的不見一人。
一位煮飯的行者告訴他,都在田里忙活呢。
行腳僧趕到田頭,經人指點,見桂琛禪師高挽褲管,彎腰栽秧,連忙上前恭敬行禮。
禪師插完手中一扎秧苗,直起腰來問道:“上座從哪兒來?”
“南州。”僧人回答。
“那兒禪法如何?”
“那兒每日上堂,師傅發(fā)問,徒弟應對,真熱鬧啊!”
“怎比得上我這兒,大伙種田吃飽飯。”
“如此怎能超脫三界?”(三界:有生死輪回的眾生世界)
“上座,究竟什么叫三界!”
禪師說著,撿起一札秧苗,動作熟練地解開秧繩,又彎腰栽插起來。
【禪悟】
禪宗正面生活,重視實際,不被繁瑣的佛教理論所束縛,采取種種措施,積極適應社會,這是它在晚唐五代動蕩的政治局面和蕭條的經濟形勢中,能夠生存并且興盛的重要原因。
小學作文哲理故事素材二
有—天,一個被祖父母嬌縱慣了的孩子和家人一起去逛百貨公司。
當他們走到游樂區(qū)時,孩子一看到有旋轉木馬,便立刻一躍而上。
游戲已經結束時,這孩子卻像腳底粘了膠水一樣,死活不肯下來。
正當父母和服務人員都無可奈何,束手無策的時候,有位游客對另外一位游客說:“你不是兒童心理學的博士嗎?現(xiàn)在全看你的啦!”
就在眾人的慫恿與期待下,博士走到孩子旁邊,附耳向他說了些悄悄話,孩子二話不說乖乖地下了木馬。
大伙兒在欽佩之余,紛紛向博士請教:“你究竟對那孩子說了些什么呀?怎么這么有效?”
“也沒什么,我只是小聲地對他說:‘如果你還不下來,我就狠狠打你一頓屁股,你要不要試試看?’”博士平心靜氣地說。
眾人一片愕然。
小故事大智慧:
吃慣了蜜的孩子對于蜜是沒有什么感覺的,來一點辣的才能對他的味覺起作用。培養(yǎng)健康的味覺需要在平時嘗各種味
小學作文哲理故事素材三
有人出了這樣一道數(shù)學題:一條大船航行在大海上,船里有75頭牛,32頭羊。請問這條船的船長是多大?
教育研究者分別用這個題目測試了很多學生,結果除了少數(shù)人表示無法得出結論外,大部分學生自信地認為,船長的年齡一定是:75-32=43歲。
經歷過無數(shù)考試的學子們,從來沒有見過沒有答案的題目。他們說:既然有“75頭牛,32只羊”這樣的已知條件,那么答案只可能是兩個,要么是75-32=43,要么是75+32=107。從邏輯上推論,后者排除。然而,“75頭牛-32只羊=船長的年齡”就符合邏輯嗎?
不久,又有人出了這樣一個題目考學生:一位探險家向南走了1英里,然后向東走了一段路,又向北走了1英里,結果他回到了原來的出發(fā)地,并遇上了一頭大熊。請問,他遇到的那頭熊是什么顏色?
面對這道題,大多數(shù)學生束手無策。因為它既不像地理題,也不像數(shù)學題,況且,因受平面幾何的深刻影響,他們認定這道題出錯了:如此兩次90度轉折,怎么能回到原地呢?
然而,根據(jù)地理知識綜合考慮一下,就能推出正確的結論:這個探險家身處的地點肯定是極點。在白雪皚皚的北極,我們見到的熊會是什么顏色?這道題不僅有答案,而且答案惟一。
對于生活,我們常常有意去培養(yǎng)一種習慣,但對思維而言,即使一種再好的思維方式,如果成了習慣,都將是災難。
智慧小語:
生活中并不是什么都會有答案,就像船長的年齡;并不是所有的答案都一目了然,就像熊的顏色。習慣,讓你荒謬地得出了船長的年齡,習慣又使你差點錯過一頭白色的北極熊。
看過“小學作文哲理故事素材”的人還看了:
4.哲理小故事素材
5.小學哲理故事素材